重庆文化之酉阳摆手舞
author:一佰互联 2019-04-17   click:256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主要的标志性文化形态。民间自古就有“北跳丧,南摆手”的说法。其是以摆手为基本特征的祭祀性舞蹈,是土家人祭祀神灵、酬报先祖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
  
  摆手舞起源
  
  主要传承于酉水河中、下游地区,根据表演形式、内容、规模和祭祀主体的不同,摆手舞可分为“大摆手”和“小壁手“两种,摆手舞的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和”回旋摆“,其基本动律为:手脚同边,下不过膝,上不过肩,身体下沉而微有颤抖。主要表现内容涉及人类起源、神话传说、民族迁徙、古代战争、狩猎捕鱼、刀耕火种、生产劳动、饮食起居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套系列的土家摆手舞,实则是一部活生生的土家民族发展史。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它始于唐代,流传至今。
  跳摆手舞,少则数十人数百人,称“小摆手舞”;多则数千人至数万人,叫“大摆手舞”。其舞蹈形式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舞姿多模仿跋山涉水、农事劳动、战斗姿态、岩鹰展翅、日常生活。这些舞蹈动作,舒展大方,生活气息浓郁,表现出土家人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每逢节日喜庆,土家人都要到“摆手堂”或草坪、院坝跳摆手舞。
  摆手舞又名“社巴”,整个活动以祭典舞蹈、唱歌等为表演形式,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内容。祭礼仪式毕,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土人作战前跳此舞以助长士气。摆手舞分单摆、双摆、大摆手、小摆手数种。跳摆手舞击大鼓、鸣大锣,气势宏浑壮阔,动人心魄。舞蹈时双手呈同边摆动,踢脚摆手,翩跹进退,成双成对,意境生动。摆手舞不仅是民间一种娱乐和健身性质的体育活动,亦是舞台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正是“摆手堂前艳会多,携手联袂缓行歌。鼓锣声杂喃喃语,袅袅余音嗬呓嗬。”
  中国土家族民间舞。流传于湖南永顺、龙山、保靖以及湖北、四川交界土家族聚居地区。春节期间在土王庙前举行的仪式性集体舞,唐末五代时已流行,初与祭祀有关,后演为风俗,分大摆手、小摆手。大摆手3~5年一次,有数县上万人参加,历时达7~8天。舞蹈中有复杂的军事狩猎内容,还摆出套路阵法。小摆手则本村本寨,每年举行,以农耕为内容。舞蹈时人们围成多层圆圈,一个领舞,众人随跳。
  关于摆手舞的起源,如今仍然是个不解之谜。
  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谭小兵介绍,摆手舞可以说是土家族历史生活的缩影,犹如一幅表现土家族历史生活的绚丽画卷。
  它的起源可能来自于宗教祭祀,也可能起源于巴国舞。总之,土家族摆手舞表现的基本内容涉及到人类起源、神话传说、民族迁徙、狩猎捕鱼、古代战事、刀耕火种、饮食起居等方方面面。
  如今,酉阳摆手舞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流传于酉阳可大乡等地的原始摆手舞属于“小摆手”的范畴,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而且下不过膝,上不过肩,身体下沉而微有颤抖。
  至于“大摆手”,则是经过加工提炼的摆手舞,适合广场上市民休闲锻炼。
  谭小兵说,摆手舞已成为土家传统文化的大集汇,透过其内容与形式,可以观察到土家族社会、历史、民俗、民族特征以及文化艺术发展轨迹,可以说就是一本土家族的“百科全书”。
  
  历史沿革
  
  摆手舞有”巴渝舞“起源说。《华阳国志·巴志》载:”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这说明”巴渝舞“在武王伐纣时就用于了战争。”巴渝舞“之名始见于《华阳国志·巴志》中”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冲锋陷阵,锐不可挡,帝善之专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
  在三千多年前,历史上曾出现了强盛的巴子国,《华阳国志·巴志》云:”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其地东至鱼腹,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接黔涪“。这一区域正好囊括了整个武陵山区。唐梁载言《十道志》云:”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各为一溪之长,号五溪蛮“。这些记载都说明了古代巴人正是土家族之先民的一部,建国后,在三峡、清江、酉水河流域的武陵山地区出土的”巴氏剑“、”虎纽錞于“等大量的巴氏青铜器佐证了这一史实。
  汉高祖定三秦以后,”巴渝舞“成为宫廷乐舞,也被用于日常交际之中,用来招待宾客。直至唐、宋时期,”巴渝舞“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地位,从宫廷的歌舞演奏中消失。”巴渝舞“虽然在宫廷的歌舞演奏中消失了,但却在相对封闭的武陵山区被部分地保留了下来,这正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说部分地保留是因为今之摆手舞既不是”巴渝舞“的全部,更不是”巴渝舞“的翻版。
  虽然”巴渝舞“中的”矛渝“、”驽渝“的表演形式与”大摆手“中的插花摆手十分相似,均为手持兵器或齐眉短棍而舞,这似乎说明”巴渝舞“对以表现古代战争为题材的摆手舞影响很大,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但在流传范围更为广泛,以表现日常生产生活为主题的”小摆手”中,却很难看到“巴渝舞”的痕迹。这表明摆手舞这一古老的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很难用一种文化现象将其囊括。
  土家人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土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在“改土归流”以前一直是土家人的主要交际工具,在语言的传承上还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某些细小的差异。但由于土家族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民族文化的传承大多依靠口传心授,而这种传承方式又是极为有限的,那么,要更好地延续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就必须创造或依赖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作为庞大的土家文化载体的摆手舞便自然地成了这种方式的承担者,用歌舞的特殊形式向后人讲述本民族的历史和生活,让土家人在祭祀和娱乐活动中,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获得某种生产生活技能知识,因此摆手舞才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历经千年而不衰。
  摆手舞产生和流传在武陵山地区的酉水河、清江流域。由于武陵山区气候湿润、降雨充沛,四季分明,适应了传统农业生产的土家山民均把农历的冬月、腊月和正月视为农闲季节,这就为祭祀和摆手舞活动的举行提供了必要的参与者和时间保障,因而年年举行,以致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被保留了下来,这也是摆手舞文化现象得以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流传于酉阳民间的两套表演内容完全不同的原始摆手舞均属于“小壁手“的范畴,其舞蹈语汇自然、古朴。其中一套是以表现民族迁徙为主要内容,展现了土家先民在迁徙途中的苦难历程;另一套则是原始地摹仿了生产劳作的全过程。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舞蹈动作已失传,今幸存的动作还有:单摆、双摆、抖虼蚤、叫花子烤火、螃蟹上树、磨鹰闪翅、状元踢死府台官、播种、栽秧、薅秧、割谷、打谷、挑谷等数十个。过去,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土家山民便聚集在摆手堂或土王庙前,以粑粑、豆腐、团撒、刀头为祭品,在老土司或长者的主持下举行盛大的祭祀和摆手活动,气氛十分热烈,常常通宵达旦。在跳摆手舞时,还要伴以摆手歌,歌词的内容大多涉及民族历史、祭祀祖先和生产耕作等等。
  酉阳县后溪镇长潭村酉水河西岸的”爵主宫“(小壁手堂),形式独特,保存完好,伴随着堂前千年的古麻柳和汩汩作响的酉水河,见证了昔日“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盛况。长潭“爵主宫”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为清代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复四合院布局。其主体建筑有前厅、正殿、供台、厢房、前后天井和侧门等,分左右两道正门,左边为“彭氏宗祠”,供奉彭氏历代先祖;右边为“爵主宫”,供奉“彭公爵主”,正门前是用青石板铺成的能容纳数十人跳摆手舞的长方形坝子,坝子的三周是雕刻精美的石护栏。长潭“爵主宫”是今渝东南地区现存的唯一的与宗祠一体的土家“摆手堂”,是土王庙与宗祠相结合的复合体,也是研究土家族原生文化的生存与变异轨迹的重要实物资料。“爵主宫”因主要祭祀彭公爵主而得名。彭公爵主就是湘西溪州刺史彭世愁。彭世愁因于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与楚王马希范共立记事铜柱于会溪坪而着称于史,是当时湘西着名的土家族酋领,传说马希范给彭世愁封了爵位,所以,后人尊称他为彭公爵主,今酉水河流域的彭姓土家人均视他为开山老祖公。过去,一年一度的祭祀和摆手活动在此举行,因此,习惯上又把“爵主宫”称为“摆手堂”。
  为什么重庆酉阳的土家人崇拜湘西的土王呢?原因之一,酉阳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时就在酉水河下游今湖南省永顺县王村(即今芙蓉镇),属汉武陵郡辖县之一,史称下溪州,后辗转迁至今址。1962年《湖南省志·地理志》说酉阳县治在永顺县南部猛洞河与酉水河汇合处的王村,因位于酉水北岸而得名;并说酉阳县在湖南省境内辖永顺、古丈、龙山三县。这一史实表明酉阳与湘西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被历史清晰地打上了“文化同构”的烙印;原因之二,溪州地处酉水河下游,而酉阳的后溪、大溪则地处酉水河中游,借助酉水这条黄金水道,两地交往古已有之,故文化渗透与传承亦为必然;原因之三,清同治《酉阳直隶州总志·地舆志·山川》载:“三峿山,在州东一百六十里后溪河上(即酉水河),三峰并峙,苍翠逼人,为大江里彭、白、田三姓祖山。土人言三姓之祖始入川时,各踞峰下以居……”。由此可见,彭、白、田(土家族大的宗姓)三姓之祖曾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而被迫迁徙,从酉水河下游逆流而上,到达了酉阳的后溪、大溪一带繁衍生息,随着三姓的迁徙,也势必将这一“土王崇拜”的文化形式带入酉阳地区。
  曾经遍布酉阳全境的各种“三抚庙”、“土王庙”、“爵主宫”是土家人为纪念有德于民的土司王而修建的,也是土家人进行“土王崇拜”和“摆手祭祖”的主要场所,这种每年必须举行的祭祀活动在土家地区保存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宗族制度的引入和强制“儒化教育”的实施,才从根本上动摇了她的根基并逐步取而带之。这一时期,新建的土家族强宗大姓的宗祠如雨后春笋,而作为土家原生文化载体的“三抚庙、”土王庙“、”爵主宫“等古建筑却迅速消失,几乎丧失殆尽,在此前提下,长潭”爵主宫“(复合体)的出现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她既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残存“,更是一种生存与适应的变异。换言之,既适应了统治文化的整合,又顽强地保存了自己,这反映了土家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道路是十分曲折的。
  
  基本特性
  
  民俗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土家先民依靠集体的劳动和智慧,战胜并改造自然,在不断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土家摆手舞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它是土家先民对事物认识的直接抒发,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艺术体现,可谓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摆手舞自产生以来就与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积极地发挥了潜移默化的文化功能,在土家文化的发展和延续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功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它内在的原生性、祭祀性、民族性和群众性。
  
  原生态
  
  原生性是土家摆手舞产生的地域特征的原始特性,是区别于”引入文化“和其他民间舞蹈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古代巴人最先创造的”巴渝舞“、”军前舞“,还是土家先民创造和发展的”大摆手“、”小摆手”,都是武陵山区特定的产物,具有“土生土长”的特性。它是土家先民在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对人类的某些生存行为、民族历史、古代战争、生产生活的形象总结,充分地表现了土家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祭祀先祖
  
  土家先民经历了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到“土王崇拜”和“土老司崇拜”的历史过程,这几种主要的崇拜形式构成了土家文化的基本架构。作为廪君即虎巴后裔的土家人,因“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之故,最先产生了血祭白虎图腾的崇拜形式,所谓血祭即人祭,这是一种古老而残酷的崇拜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被“祖先崇拜”形式所替代;对“八部大王”的崇拜是“祖先崇拜”的主要内容。“八部大王”又称“八部大神”,传说是靠喝虎奶长大的八个神人,他们的名字分别为:熬潮河舍、西梯佬、西河佬、里都、苏都、那乌米、拢此也所也冲、接也会也那飞列也。酉阳县酉酬镇的巴柯村建有“八部大王庙”,现仍存“八部大王之位”残碑一块。由于他们神力无边,战功显赫,有德于民,成为土家族崇拜的远古祖先;“土王崇拜”是在土司制度实行以后才产生的一种崇拜形式,均以姓氏为纽带,具有明显的宗族色彩。“土老司崇拜”是“土王崇拜”的又一形式。土老司,土家语称为“梯玛”,是土家人信奉的本民族“巫师”。土家人把“梯玛”看成是人神合一的统一体,在原始落后的社会环境下,特别是在土司制度时期,“梯玛”是土家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崇拜对象。他头戴凤冠高帽,身穿八幅罗裙,运用八宝铜铃、牛角、司刀、卦子、令牌等法器,从事“摇宝宝“、”还牛菩萨愿“等法事,主持大型祭祖和摆手舞活动,以”梯玛跳神“的形式替人消灾除病,祈求吉祥。”梯玛“是土家先民进行”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土王崇拜“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具体实施者,作为土家文化模式的主要角色,”梯玛“在婚丧嫁娶、摆手祭祖、敬神驱邪、治病消灾、祈求幸福吉祥等社会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在土家地区”梯玛“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甚至土司们也敬畏几分。
  酉阳地处古代五溪之首的酉溪地带,属土司统治时”九溪十八峒“原始部落。自上古时期就”巫风盛行“,古籍所载昔日这里”言语侏俚“、”连腰踏蹄“、”喜鬼尚巫“,故酉阳州志有”土人面对篝火歌舞膜拜以祀神“的记载。毋庸讳言,在摆手舞的形式和内容中,都具有十分突出的”巫文化“色彩。”巫“的产生具有极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它是伴随着人类对事物的模糊认识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一文化现象在中原地区逐步消失,却在相对落后的武陵山区得以长期保存并渗透于各种文化形态之中。
  土家先民在进行”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土王崇拜“和摆手舞祭祖等活动中,都强烈地表现出了对先祖的祭祀和崇拜之情。无论是摆手祭祀歌,还是摆手舞本身都贯穿着祈求神灵庇护和祭祀先祖的主题。土家人用这种歌舞的形式来实现”娱神“和自娱的目的。
  
  民族
  
  土家族聚居地多有江河亦不例外,渝东南有乌江和酉水,鄂西南有清江和酉水,湘西北有酉水和沅江,黔东北有乌江等。古老的文化河流承载着古老的民族文化,蜿蜒于武陵山谷”行千二百里“(《汉书?地理志》)的酉水河被誉为”土家文化的摇篮“,把地处酉水河中游地带的酉阳与上游的鄂西和下游的湘西连成一片,形成了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的格局。原始摆手舞中所展现的”围山狩猎“、”捕鱼捞虾“的场景,世居在酉水河畔的土家人,背靠武陵山,面向酉水河,出门是山、开门见山、开口唱山,挥之不去山水情结。
  
  群众
  
  作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形式的土家摆手舞与土家人的生产生活习习相关,因为土家人最熟知自己的生活和历史,这也是一种”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的创作,它客观而直接地表现了土家人的劳动和生活。这种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形式,成为人们在祭祀、收获、节日和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中传达感情、表达愿望和了解民族历史、学习生产生活技能的一种方式,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群众性。
  
  艺术特色
  
  酉阳土家摆手舞植根于武陵腹地、酉水之滨这片深深的沃土,赋有灵性的黄天厚土孕育了这一灿烂的民族文化。它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流露,感情深刻而真挚,艺术表现鲜活而生动,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和加工,成为极其精美的优秀叙事诗篇,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质朴、厚重之美
  
  酉阳土家摆手舞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十分古朴,所反映的内容涉及土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宏大而又精细。从形式上看,因举办时间、举办地点和祭祀主体的不同,又分为”大摆手“形式和”小摆手”形式。“大摆手”一般为“三年两头摆”,地点大多在“大摆手堂”或“八部大王庙”举行,祭祀主体主要是“八部大王”,举行“大摆手”时,在摆手坝的中央设置丈余高的“龙凤大旗”,以示感谢“龙哺乳、凤羽温”之恩,还要在摆手场的四周插上许多旗幡,以此烘托和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历史上,“大摆手堂”都是分地域设置,届时不分州、县,四乡八寨的土家人均汇集到“大摆手堂”前,参加这一民族盛会。而“小壁手“则是以村寨或姓氏为单位每年都举行的祭祀活动,一般在”土王庙“或”爵主宫“进行,祭祀主体主要是”冉、杨、田“或”彭、田、向“等三姓土司和历代先祖。相对于”大摆手“而言,这一形式更为实用、方便。这两种形式都反映了土家先民用”一年一小摆,两年一大摆”的祭祀活动来表达对神灵的祈求和先祖的崇敬;从内容上看,“大摆手”主要表现人类起源、神话传说、古代战争等宏大场面,表演时手持长矛或齐眉短棍,身披“西兰卡普”,以锦代甲,其舞姿剽悍、劲勇,在中途还要穿插表演更为原始古老的土家族“茅古斯”舞,在“茅古斯”表演中除了有神话传说、祭山狩猎等主题外,还突出地表现了土家先民的“生殖崇拜”的文化现象,即“男根”崇拜。“小壁手“则主要表现民族迁徙和生产生活画面等,舞姿轻柔而细腻,表演时很少运用道具,也不受服饰限制,但所反映的内容十分细致,如:栽秧、薅草、打蚊子、抖屹蚤、牛擦背、打糍粑等等。质朴的表演形式和厚重的表演内容构成了酉阳土家摆手舞极其深遂的民族文化内涵,表现了土家人对先祖的崇敬和热爱生活、战胜自然、祈求五谷丰登的朴素信念。
  
  歌舞乐结合、自然之美
  
  原始摆手舞中既有歌、又有舞,还有打击乐的伴奏,三者浑然一体,互为补充,自然流畅。
  《摆手歌》的演唱分为两种形式:一种由土老司演唱,歌词内容大多为祭祀先祖、民族历史和迁徙故事等,一般安排在摆手舞进行之前演唱。如流传在酉阳县下寨村一带的以反映民族迁徙为主要内容的原始摆手舞,最先就要演唱《古根歌》,歌中唱到:”讲古根来唱古根,讲起土家有原因,想起土家过去事,土家人哟泪淋淋。……为了感谢先祖恩,土家人呀唱古根,山寨修建土王庙,摆脚摆手进庙庭……“这不仅表现出了浓郁的祭祀色彩,还回答了为什么要跳摆手舞的由来;另一种是由表演者自己演唱,歌词大多反映生产生活情景,一般穿插在摆手舞中进行。如流传在酉阳县可大乡、后溪镇一带的以表现农事劳作为主要内容的原始摆手舞,就要用土家语演唱《农事歌》,歌中唱到:”利古嘛写昔岔也,私里子媚结嘎也……“,其汉语意为:”秧子嘛栽得好,大米饭吃得饱“,同时还要穿插土家语对白,其形态十分原始古朴。而原始摆手舞中的纯打击乐伴奏形式则是摆手舞的又一特色,拌奏乐器为大鼓和土制大锣,声音浑厚、低沉,气氛庄严、肃穆。
  
  动作夸张、粗拙原始之美
  
  酉阳土家摆手舞在情感的表达上十分自然、真挚,既追求生活的真实,也表现艺术的真实,土家先民从生产生活的具体形态中抽象出许许多多细小而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原始动律,它直接反映了土家人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是历代土家人对生产生活的形象概括和真实情感的升华,情绪自然朴实,感人至深。
  酉阳土家摆手舞的基本动作都从不同的层面上表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结合,例如:手脚同边的”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动作,正是适应肩挑背磨和行走山涧小道的土家先民对真实生活的艺术夸张,或者说是在强烈的生态压力面前所表现出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色彩;又如:”抖疙蚤“、”叫花子烤火“等动作,形态十分丑陋,但它却反映了土家先民在迁徙途中的辛酸和苦难,时刻教育后人不要忘记民族的历史;再如:”磨鹰闪翅“(即岩鹰)等动作,是土家先民对盘旋和翱翔在武陵上空的岩鹰的原始摹仿,它反映了土家族人民渴望展翅飞翔和冲出大山、搏击蓝天的美好愿望。
  
  挖掘推广
  
  自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以来,酉阳县委、县政府将土家摆手舞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提炼、升华和普及,推出了集观赏性与普及性于一体的广场壁手舞和相关舞蹈精品,使酉阳广场摆手舞成为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群众性广场舞蹈。
  1956年,从事民族事务工作的着名教授潘光旦先生,从北京来酉阳考察时,被蕴藏在这片神奇土地上丰富多采的土家文化深深吸引住了。他建议地方政府应该尽快组织专业队伍,尽快抢救,挖掘、搜集、整理这一批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酉阳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将收集整理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1982年初开始对蕴藏在本县境内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门类,特别是对酉阳土家摆手舞的原始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摸底和采风工作。1984年,根据国家文化部《关于收集、整理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通知》精神,酉阳土家摆手舞被作为重点收入集成。1993年,县委、县政府邀请四川省成都市歌舞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编导张瑜冰,四川省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琚渝安,成都市歌舞剧院曲作家陈大德三同志,以酉阳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基础创作素材,编创了土家族特色浓郁大型乐舞《摆手祭》,并推出了酉阳第一套广场壁手舞。1994年,《摆手祭》在四川省第二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上摘取“特别奖”,第一次唱响了酉阳土家摆手舞这一民族文化品牌。此后,酉阳在土家摆手舞的提炼工作中,不断推出新的文艺精品。1998年,以酉阳原始摆手舞动作“岩鹰展翅”为基本素材创作了舞蹈《岩鹰颂》;1996年由鲁小伯同志根据“打绕棺”和摆手舞打击乐为基本素材而创作的土家族吹打乐《欢乐的毕兹卡》在重庆市首届民间吹打乐比赛荣获二等奖;1999年又推出《酉阳广场摆手舞》加快了摆手舞的推广和普及。2001年3月,酉阳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摆手舞之乡“。1999年,由酉阳县编排的土家摆手舞,代表重庆市赴香港参加国际旅游节展示,受到香港同胞和海外人士的青睐,同年,还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的比赛并荣获铜牌奖;重庆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台《走进生活》、《魅力12》、《文艺天地》等栏目多次赴酉阳拍摄摆手舞专题节目和人物专访,并将酉阳摆手舞在1998年重庆电视台与香港凤凰卫视联合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2001年10月3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同志回酉阳看望老区人民时,在城北桃花源广场与各族群众同跳酉阳土家摆手舞,后欣然题词:”酉阳——土家摆手舞之乡“。在2002年5月,文化部把酉阳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摆手舞)“。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把酉阳土家摆手舞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酉阳土家摆手舞的普及工作已深入千家万户,普及率达80%以上,群众文化、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得到加强,为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企业品牌网站建设  http://www.yinxi.net 文章由重庆一佰互联企业品牌网站建设http://www.yinxi.net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